第596章 原来是个团伙_重生:我的80年代
书荒啦文学网 > 重生:我的80年代 > 第596章 原来是个团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96章 原来是个团伙

  第595章原来是个团伙

  李建昆不是第一次过来清华,毕竟这么近,与北大俩隔壁。

  单从环境上来讲,80年代的清华与北大相比,实在乏善可陈,标志性的能体现出“中西文化,荟萃一堂”特点的建筑,仅有寥寥几处。

  二者在历史底蕴上,终究相去甚远。

 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,上承太学正统,下立大学祖庭,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,也标志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。选址以皇家园林为根基,颇为讲究。

  而清华的建立,可以说是无奈之举。

 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,清华的前身为清政府的游美学务处,也就是说,是一个专业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机构。

  这个机构的由来,要从庚子赔款之后说起,彼时清政府赔偿了骇人听闻的4.5亿两白银,漂亮国突然表示赔偿的太多,可以退一点,用于办学。

  您要是以为他们良心发现,那可大错特错了。

  首先,是他们自己将“应赔金额”虚高了两倍多,被驻美公使梁诚发现。

  梁诚深知被列强吃进去的利益,再想要回来根本不可能。于是提出一个“退款办学”的折中之计。他算准漂亮国当时亟需竖立自己的正义形象的软肋,同时也会让漂亮国政府认为:可以趁机潜移默化地改善我国知识分子对漂亮国的印象。

  事实证明,梁诚的计策凑效了。

  1906年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,给漂亮国总统的《备忘录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,控制这个国家的发展――这就是说,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这个国家领导层的方式。”

  是的,漂亮国同意把虚高的“应赔金额”退回,用于办学。

  随后各种插手,弄出了一个游美学务处,附设游美肄业馆。1911年4月,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,同年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。

  说来好笑,后世有一种“清华是漂亮国捐建”的说法,甚嚣尘上,也不知是哪些人在散播。

  时值晌午,阳光明媚。

  近春园的水岸畔,李建昆和一个戴铁框眼镜的青年人,并肩而行。京城的早春或许还有一阵儿,这里的草木仍然呈一副凋败之相,与朱先生《荷兰月色》中的记载大相径庭。

  不过也好,游人稀疏。

  有些话说起来不必遮遮掩掩。

  这个二十七八岁的瘦削青年,正是中关村科技大楼那边BP机项目的研发人,丁伦。年前李建昆就想会会他,当时不赶趟,正值寒假,老家中原的他回家过年了。

  “陈教授说,你搞那个项目,是为了攒钱自费留学。你们清华的留学名额这么难搞吗?信息通讯是重点科学,这领域的研究生还捞不到一个?”

  李建昆不动声色问。

  他想了解的并非表面答案,而是对方更深层次的出国欲望。

  丁伦苦笑一声,“太正常了。重点什么呀,国外那边更喜欢基础科学的学生。”

  那倒是。

  近年来,类似CUSPEA项目和CUSBEA项目搞得十分火热,前者叫“中美物理学联合招生”项目,后者叫“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”项目。

  究其原因,是1979年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政道,应邀来华授课,在中科大讲学期间,招考了4名研究生去哥大攻读博士学位,同年期末考试中,全班32人,4人在“电动力学”考试中考得第一、二、四、五名;在“量子力学”中都得到最高的A+成绩;在“统计力学”中都得到A或A+。震动了全美大学。

  此后我国基础科学的高材生,格外受漂亮国的大学青睐。

  这些学生过去,漂亮国会主动提供奖学金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l9.cc。书荒啦文学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l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